文汇报:上海工研院,为测温利器提供“芯”支撑

▲工研院生产的红外温度传感器芯片

疫情期间,进出小区、出入地铁,测体温成了一种日常,额温枪、红外体温计等无接触测温设备成为重要的防疫物资。

红外温度传感器是红外体温计的核心器件,为让更多额温枪尽快投入防疫一线,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8英寸研发中试线(简称“8寸线”)自2月初提前复工,不断挖掘产能,在一个多月里将芯片产能从每月320万颗提升到640万颗。截至昨天,已交付芯片780万颗。

工程师“速成”操作工,一人通晓三十几台设备

一支额温枪需要一颗温度传感器芯片。疫情防控刚一启动,市场立刻就将巨大的芯片需求传递过来。“8寸线”厂长王诗男博士告诉记者,一颗芯片的开发至少需要两三个月。得益于前期技术积累和储备的批量生产能力,为了让国内红外测温计企业生产不缺“芯”,团队在2月2日就正式复工。

▲工程师们互帮互学,在短时间内“速成”操作工。

然而,操作工在哪里?3000平方米的厂房、120多道工序、38台主力设备,至少需要几十名熟练的操作工。可当时整个团队能来上班的,总共不过十来人。为了早日生产出芯片,管理岗位、技术岗位的工程师们临时跟着培训视频“速成”操作工,在不到一周时间内,每个人都掌握了少则几台、多则三十多台设备的操作技能。

进入芯片生产的超净厂房,穿戴防护服不亚于进隔离病房。在人手紧张的条件下,他们每天多则12小时轮班,只有吃饭的时候才可以稍微休息一下。然而,哪怕吃饭,也要趁芯片生产的间隙。“真是不舍得让生产线停下来一分钟。”李金英和马仁月是两位年轻的妈妈,孩子都不满两岁,“可想到疫情,我们还是感觉在生产线上心里更踏实”。

▲在生产线上操作设备的女工程师

2月11日,首批9万颗芯片提前3天交到了客户手中。这些芯片被组装到额温枪中,迅速投放到抗疫最前线,为每一道防疫关口的非接触测温提供了强劲的“芯”支撑。

▲第一批芯片出货,团队合影留念,为抗疫加油

从复工第一天起,团队就想尽办法优化流程

“如果问,这一个月里最宝贵的是什么?一是人,二是时间。”王诗男说,特别是复工初期,由于大多数员工无法回到上海,他们必须珍惜仅有的人力,“首先要保证他们不会因疫情而倒下”。为此,团队进行统筹安排,确保每个人的通勤安全。

抢时间,就是与病毒抢生命。要在更短时间内生产出更多芯片,团队可谓绞尽脑汁。为了确保生产线24小时不停转,设备工程师们几乎随叫随到,及时排除故障。一天晚上八点,湿法腐蚀设备出现故障,还在回家路上的工程师沈涛接到通知后立刻折返,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1点;为排除炉管异常,95后设备工程师秦雷从早上9点一直干到次日凌晨2点,终于找到了问题并解决……

▲设备工程师在检修设备

要让产能有质的飞跃,必须突破技术瓶颈。王诗男告诉记者,从复工第一天起,团队就想尽办法优化流程,“背腔刻蚀这道工序耗时最长,需要80多分钟,如果可以突破,产能就能大幅提升”。有了这个想法后,工程师们立刻展开技术攻关,对一台已有设备进行工艺开发调试,使温度传感器芯片产能快速实现了翻番。

快速检测系统、精准给药器等利器将陆续问世

产能迅速扩大的同时,团队始终严守芯片质量关。“芯片质量出问题,就无法准确测量体温,将会对疫情防控造成极大影响。”工研院总经理丁辉文说,随着疫情在全球暴发,国产测温仪开始批量出口海外,绝不能给“中国制造”抹黑。

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布局的首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,工研院在疫情发生后,发挥前期技术积累与产业能力,除了为红外体温计提供芯片外,还与产业伙伴合作,推出可用于居家隔离监控的电子封条——只要门被打开,后台就会即时发送短信至管理员手机上,大大减少了巡查的工作量,从而实现居家隔离人员24小时“全天候”监管。

此外,工研院还在研发快速高精度核酸检测系统和高精度雾化给药器。使用该检测方法,核酸扩增时间只需5分钟,从而大大降低了新冠病毒的检测时间。而雾化器则可确保喷出的药物颗粒直径在5微米左右,将药物准确送达肺部。据悉,该产品将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,将于今年第二季度问世。

此文章转自2020年3月25日文汇报